开颅戒毒法让九成瘾君子不再想吸毒,上线4年却被紧急叫停
曾经有一项开颅戒毒的简易手术号称只有10%的复吸率。
一时间,瘾君子与其家属在毒品的深渊里看到了重生的希望。
然而这种方法却同时让戒毒者饱受性格大变、情绪失控等精神折磨,甚至自杀。
手术在我国问世4年后被卫生部紧急叫停。
对毒品上瘾,本质是迷恋它给人带来的愉悦感。
这也是大脑奖赏机制的功效。
毒品进入身体后,刺激大脑神经细胞产生“快乐激素”多巴胺。
正常人在完成特定任务时会分泌一定量的多巴胺使情绪兴奋,从而获得成就感和动力。
而吸食毒品却能让人毫不费力地获得更多的多巴胺。
正常人(左)与吸毒者(右)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效果
轻而易举获得的巨大快乐让人沉迷其中,难以自拔。
然而过度追求多巴胺分泌产生愉悦的同时,也加速了它的耗竭。
更加频繁和大量地使用毒品让身体适应于高水平的多巴胺。
一旦药效过去,正常生活中的愉悦感“含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
甚至产生焦躁、烦闷等负面情绪,这就迫使他们无法停止吸食。
于是在恶性循环下,吸毒者也就彻底依恋上不劳而获的快乐,对毒品成瘾了。
毒品危害身心健康,破坏个人和社会秩序的道理大家都懂。
但也只有清醒的人能保持这样理性的认知。
一旦沾染上而形成毒瘾,对其产生的依赖却让人在道理面前失去理智。
戒毒不仅要克服生理上出现生不如死的戒断反应。
更要从意志上彻底断除吸食的心瘾。
因此戒毒一向是悬而未决的个人难题,也是社会隐患。
数不清的戒毒方法层出不穷,然而真正能发挥效用的却几乎没有。
传统方法多用药物替代或戒毒互助会激励
俄罗斯是海洛因等毒品的中转基地,吸毒贩毒情况严峻。
为改变这种状况,俄政府每年用于禁毒的财政预算高达170亿美元。
在禁毒工作热切开展中,开颅戒毒手术在1998年应运而生。
在此之前,吸毒者用药物替代的传统方法戒毒后的复吸率高达95%以上。
而上世纪末,俄罗斯已成功做了2000例开颅戒毒手术,大约只有35%的复吸率。
毒品成瘾主要是吸毒者在神经中建立起了“自我奖赏”的环路。
这种奖赏机制在打游戏、网络社交等情况下也会形成。
比如赢得游戏后,脑部奖励系统中的细胞就会被刺激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而让人感到快乐。
而开颅戒毒则是破坏他们大脑中这些细胞。
断绝了愉悦来源,毒品也就变得索然无味了。
首先,运用脑磁图、核磁共振和CT机检测吸毒者大脑中嗜好毒品的病理中心。
这些部位也就是吸毒后体内多巴胺活跃的地带,被称为靶点。
伏隔核是多巴胺边缘通道的终点,也是药瘾的处理中心。
因此靶点一般集中在以伏隔核为主的脑边缘区域。
CT扫描毒品渴求区
确定特定部位之后就是对其发起进攻了。
在头颅的对应部位钻两个6mm的小孔,各插入一根直径2.5mm的射频针。
射频针既作为电极测试单个细胞的电信号,进一步确定靶点精确位置。
同时也是歼灭靶点处神经细胞的武器。
开颅戒毒简要流程
沿着射频针用干冰冷却的丙酮*在靶点处循环流动约10分钟。
这时冰晶就会使细胞破裂,同时切断细胞之间的联系。
大约三周后再将自体的神经细胞种植补充回缺失的部位。
这就保持了大脑整体细胞的完整。
杀死了脑毒瘾细胞,也就认为毒瘾记忆被“夺去”了。
理论上,此后毒品已经不会对戒毒者有刺激兴奋的效应。
*注:丙酮能使细胞迅速脱水,而冷却处理则可以尽量减少热效应引起周围细胞的酶失活。
紧密联系的脑组织结构
这是当时应对戒毒具有最显著效果的方法。
俄罗斯临床应用上的伟大成功让世人看在眼里。
我国也深受毒品的祸害。
于是在2000年,西安唐都医院就率先将这套方法借鉴过来,正式用于临床治疗。
此后在北京、广州、上海、南京等十多个省市的少数医院也相继开展。
我国引入后改进增加了靶点的检测数量,手术效果十分吸引人。
但相比传统戒毒法而言,手术戒毒听起来则令人害怕得多。
而且大众普遍对于“开颅”有着无以名状的恐惧。
因此在应用初期,许多戒毒者及其家属都在纠结中望而却步。
当时我国关于开颅戒毒手术也还未进行临床研究。
但凭借着俄罗斯两年来充足的案例,也就对手术充满自信。
于是起初对患者实施手术免费或价格优惠手段吸引吸毒者前来戒毒。
这才有了第一批接受手术戒毒的“小白鼠”。
唐都医院临床使用治疗的60多例手术中,复吸率只有15%。
眼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但没被毒死,还吃得美滋滋的。
饱受毒品残害的吸毒者及家属才由怀疑转变为信任,甚至需求迫切。
越来越多的戒毒者寄希望于此彻底摆脱毒瘾。
截止至2004年,全国已经实施手术500多例。
然而在原以为彻底与毒瘾断绝关系,重回新生的时候。
手术对人体造成的不可逆损伤也逐渐凸显。
随着接受手术的人数增多,病患戒毒后的副作用反应也显现出相似的特征。
一些戒毒者在术后出现性格大变、情绪失控等精神疾病。
虽然复吸率不高,但一旦复吸,他们的毒瘾比戒毒前更加强烈。
一位有八年吸毒史的26岁瘾君子在术后四个月自杀身亡就是一个极端的案例。
他在完成开颅戒毒手术之后出现了一系列异常的症状:
术后3小时,情绪异常兴奋,甚至满口胡言乱语;
术后1周,情绪变得焦躁,沉默寡言,失去味觉和嗅觉,经常头疼;
此后,性欲急剧下降,开始疯狂地复吸毒品。
原本日均100多元的毒资翻了10倍,吸毒方式也由吸食改为注射。
四个月后,他耐不住身体折磨,坠楼自杀了。
类似的案例在其他开展开颅戒毒手术的城市也有发生。
2004年11月2日,这项某些人眼里有望获得诺贝尔奖的医学创新被我国卫生部紧急叫停了。
而关于开颅戒毒的社会性与医学争议仍在火热发酵中。
虽然从宏观看,手术失败只是少数个案。
相比强大的毒瘾治愈效果来说,手术效果是利大于弊的。
但对于个人来说,一次失败造成的就是终身折磨乃至死亡的影响。
不可否认,开颅戒毒是旨在造福人类的美好愿景。
然而在技术要点、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仍不明确。
大脑边缘部位与成瘾机制相关的结构广泛。
除了伏隔核以外,杏仁核、海马等结构也与多巴胺的分泌有关。
因此在确定毒品渴求区靶点时难度较大,如今的技术未必能完整、精准确认。
也就是说,如今的临床手术水平不一定能完全“抹去”毒瘾记忆。
而且单个结构通常兼具多种功能。
比如杏仁核在既能产生情绪反应,也能调节内脏活动。
切断其中的神经细胞往往也会破坏其他功能。
伏隔核是神经元的的聚集体,其信息处理的功能就更重要了。
大脑奖赏形成的成瘾机制、强化学习、情绪、认知处理等都离不开它的控制。
杏仁核在大脑中的位置
有研究人员用电极损害大鼠的伏隔核核部。
发现它的一些高级生理功能,例如联合学习、冲动控制等能力遭到破坏。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戒毒者在进行开颅戒毒手术后多发生情绪突变。
手术戒毒者相对于传统戒毒者来说,往往承担着更大的心理负担。
术后性格的改变让外界对其看法发生变化。
也许程度并不大,但这种异类感也极有可能是压倒戒毒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手术后再次萌生的复吸想法也可能让戒毒者彻底对戒毒绝望。
从而陷入破罐子破摔的极端困境。
这样的心理变化,则是比毒瘾更难戒除的障碍。
而信息不对等也是酿造悲剧的原因之一。
医院方必然知悉手术在临床应用上研究不完善的问题。
而患者眼中却只有10%复发率的诱人数据。
对于毒瘾戒除的迫切渴望抢占了对于危险的理性质疑。
而部分家属甚至宁愿要一个不健全的孩子,也不愿意接受一个有毒瘾的孩子。
这种对于戒毒的扭曲渴望也助长了开颅戒毒手术的开展。
因此不乏吸毒者及家属跪求院方为其开展手术的现象。
据统计,我国已开展的开颅戒毒手术中成功治愈的比例接近90%。
但医院在术后通常开具一种叫“纳曲酮”的强效防复吸药物,药量为两个月到半年。
而没按要求服药的戒毒者则占有较大的复吸比例。
因此这也遭到质疑,到底是手术还是药物在发挥作用?
开颅戒毒方法下诱人的复吸率也许掺杂着不少水分。
但不可否认,开颅戒毒的确开拓了科学戒毒的新方向,也必然受到更严格的关注。
少数失败病例的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被媒体放大了许多。
这对手术的评估工作带来的舆论影响也是造成手术叫停的一大原因。
新技术的产生往往受到来自各界的巨大阻力。
人们在理性质疑的同时,也应该给予足够宽容的发展温床。
但学术研究与临床服务之间的转变还应稳妥谨慎,不可操之过急。
否则病人本身成了检验技术的试验对象,救人的手术也将成为死亡的冒险。
*参考资料
汪一江. “开颅戒毒”的伦理困境[J]. 医学与哲学, 2005, 26(5):34-35.
余鹏, 崔彩莲. 直流电损毁伏核亚区对大鼠吗啡奖赏效应及天然奖赏的影响[C]// BiennialMeeting and the, Congres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2007.
杨江. 开颅戒毒手术争议不断,术后生不如死?人民网. 2005.
柏青. “开颅戒毒”,为戒毒者打开新窗[J]. 健康必读, 2004(9):14-17.
_____________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内容为【SME】公众号原创,欢迎转载
白名单回复后台「转载」